“林志穎和KIMI的溝通方式很有問題”
KIMI是五個孩子中表達能力最差的一個,比他小的王詩齡和大人溝通起來很順暢,邏輯思維理解能力同理心都很不錯。
一般人家的孩子,4歲都能挺好的溝通了。但KIMI在溝通上真的非常有障礙,說話都只是“蹦詞”而已。看林志穎和KIMI相處,覺得林有非常大的責任。每每林志穎和KIMI說話,常常是給直接回答“是否”的問題。比如“我們酷不酷?”,KIMI只能回答“酷”;“飯好不好吃”,KIMI只能回答“好吃”;“你要不要自己去完成任務?”,KIMI只能回答“不要”……KIMI的詞窮顯而易見。
4歲的孩子需要引導式溝通
分析:對4歲孩子來說 引導式溝通有必要
作為4歲的孩子,KIMI在節目中狀況百出是這個年齡孩子的正常現象,孩子能做得好當然該高興,孩子做不好卻不應該不問緣由地去訓斥、責備孩子,而應當跟孩子溝通。
林志穎與KIMI的溝通并不是單純地停留在“是否”的選擇上,這只是林志穎拋給KIMI的第一個問題,林志穎征詢KIMI“你要不要自己去完成任務”后,面對KIMI的拒絕,他也耐心地對KIMI進行引導式的溝通,告訴KIMI別的小朋友都可以做到,并且會鼓勵KIMI邁出第一步。
在親子溝通的過程中,林志穎也充分站在KMI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了,他能夠理解KIMI為何鬧別扭。這種做法,讓孩子覺得爸爸是朋友,對于爸爸的要求,他的回應和參與是被期待、被尊重的。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孩子在這個年齡表現出的頑固、索求和自我為中心,是合宜并可以接受的。父母對他們需要更多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