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明確兒女義務
市婦聯婚戀專家李安娜表示,面對父母再婚,兒女往往有這些顧慮:一是擔心財產問題,二是擔心年輕一方變成保姆。建議老年人結婚前,應該當眾跟子女說清楚這些問題,比如對雙方婚前財產進行公證,做好分配處置。遇到老人生病住院,用書面約定明確雙方兒女的贍養義務,這樣可有效避免日后糾紛。
生活習慣讓他們陌生
兩個人結婚,從怦然心動談戀愛,到柴米油鹽醬醋茶,總有很多“看上去很美”的東西最后成了煩惱。老秦說,剛剛在一起時,他覺得王秋蘭有文化,又浪漫,還十分開朗。“我是小學文化,她是高中文化。我到重慶去看她,她還專門帶我去朝天門散步,我們兩個手挽手走在江邊。我這輩子第一次體會到這就叫耍朋友。”
可婚后,老伴這些優點在老秦眼里漸漸變成了煩惱。“她有很多朋友,其中有些是男的,每次她和男性朋友見面,我都懷疑他們有問題,這讓我非常的痛苦。”
王秋蘭說,婚前她覺得老秦是農民,在農村又有房子,以后住在農村空氣好,對健康有好處。漸漸的,王秋蘭發現了他不少壞習慣。“他喜歡喝酒,每次喝酒就發酒瘋,在地上打滾,打了滾直接就上床睡覺。”曾經向往的農村房子,王秋蘭只住了3天就堅持要離開。“農村房子很臟很亂,有很多跳蚤,我被咬得渾身紅疙瘩,我從小在城里長大,實在不習慣!”他們被迫在鎮上租房生活。
婚前讓對方看到自己缺點
李安娜說,兩個老人來自不同家庭,有著不同生活閱歷、生活習慣,這些都是幾十年固定的,難以像年輕人一樣花時間去改變。所以,在婚前應該把自己的生活習慣給對方說清楚,特別是疾病、殘疾、特殊偏好等關鍵問題。如果對方不能接受,一定不能沖動結婚。
“我們情人節那天6點半就出發了,坐四個多小時才趕到菜園壩,專門趕著這個日子來離婚,我覺得有紀念意義。”今年62歲的王秋蘭(化名)是土生土長的渝中區人。2006年因一場意外導致雙目失明。去年,經人介紹她認識了67歲的秦茂萬,去年5月20日登記結婚。
16日清晨,廣安市廣安區花橋鎮老秦夫婦的出租房。王秋蘭打著毛衣,老秦忙著打掃衛生。老秦說,以前他過著單身生活,煮一鍋稀飯能吃一天。如今每頓吃得菜是菜,飯是飯,日子總算過得像個家了。不過,從去年扯證到今年情人節離婚的快節奏,老秦夫婦坦言,“原因很多,我們有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