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梟 支部副書記家中藏毒350公斤
省公安廳表示,抓捕當天凌晨,博社村頭號目標人物—博社村村支部書記蔡東加在惠州落網,對行動的成功起到關鍵作用。
警方介紹,蔡東加早年曾涉嫌制販毒品,擔任村支書后,成為村里販毒團伙的“保護傘”,不僅放任村里制販毒行為蔓延,還提供各種庇護和信息。一旦村里有人制販毒落網,蔡東加便利用自己村干部和汕尾市人大代表的身份,通過行賄的方式“撈人”,是整個村販毒的標志性人物。當天行動中,警方在二號人物村支部副書記蔡漢武家中,搜出冰毒成品350公斤。蔡漢武同樣涉嫌瀆職犯罪,并且為毒販提供“保護傘”。
警方在村民家中收繳的冰毒,一袋約一公斤
警方表示,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博社村逐漸成為“家族式運作、產業化經營、地方性保護”的“第一大毒村”,不法分子長期瘋狂作案、甚至集體暴力抗法。警方通報,行動中還抓獲了陸豐制販毒的“開山鼻祖”蔡良火,抓獲了全國制毒技術“權威”蔡旋,抓獲的毒梟蔡昭榮,短短幾年時間內其制出的冰毒已占據安徽、重慶及東北等地一定的市場份額。
警方查獲冰毒現場
擴線 全力緝捕逃犯、深挖“保護傘”
在這場用兵規模最大、抓捕對象最多的打擊毒品犯罪行動中,警方沒費一槍一彈,可謂“兵不血刃”,公安廳表示,做到這一點源于周密的部署與研判。
警方表示,抓緊做好行動后的深挖擴線力度,查實固定證據,查繳涉毒資產,查清犯罪事實,全力緝捕逃犯,還要組織開展二次抓捕、三次抓捕以及多次抓捕行動。
與此同時,汕尾、陸豐等地公安機關正在組織精銳力量,重點對博社村內外涉毒場點開展全方位圍剿清查;省公安邊防部隊將留駐400名警力配合當地警方,在甲東、甲西、碣石、南塘、陂洋檢查站和博社村周邊等重要路段開展為期一年的公開攔截查緝工作。
最近,警方表示,全省各級公安機關將協助省市紀委、檢察機關做好深挖嚴懲涉毒內部“保護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