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有家長認為老師這么做是變相收錢
于先生說,他沒有去參加婚禮,是媳婦兒自己去的,沒有帶小孩。
11時許,記者再次電話與于先生聯系時,始終無人接聽。
對于于先生家的情況,記者隨機采訪了十位沈陽的學生家長,多數家長認為老師的行為不可取,但為了孩子還是會給隨禮錢。
市民王先生說,這樣的事情還是第一次聽說,上學的孩子哪有錢,就是變相要家長的錢。
市民李女士認為,老師的師德有問題,怎么能直接跟孩子說留桌呢?對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好,從小就知道家長得給老師送禮。
市民張先生說,孩子不能換學校,家長就得掏錢,要不然其他孩子家長都掏錢了,怕對自己的孩子不好。
市民劉女士認為,老師就不該告訴孩子,容易給家長和同學之間制造矛盾,給錢不給錢的影響不好。
專家:教師隊伍“社會化”嚴重造成此類現象
遼寧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劉曉南表示,發生此類事件的原因就是現在教師隊伍的“社會化”現象嚴重。
劉曉南認為,老師孩子結婚通知學生和家長,這種行為就是變相“敲詐家長”,家長又覺得錢掏得“冤枉”。
“不掏錢怕對孩子不好,掏錢了又怕同學之間比較拿多少錢。”劉曉南說,為人師表應該給學生們傳遞更多正能量,而不是這種“社會化”的東西,等于變相給家長出了個作業,還特別難完成。
劉曉南說,老師應該做正能量的推手,而不是反能量的制造者,這樣會給家長造成精神和物質上的雙向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