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味兒的“份子錢”:感情儲蓄成“燙手山芋”
編輯:chenglian | 出處: 新浪
說說掏“份子錢”的滋味
支持者
感情深!使勁掏!送少了不太好,朋友關系就遠了,錢多少說明個問題,朋友關系怎么樣。
反對者
掏到心都涼了現在結婚隨份子這錢是越漲越高,對每個人來說其實都是一筆不小的負擔,這種隨份子已經由原來的一種表示一種心意現在都變成了一種金錢負擔。
本來結婚是好事,那大家都覺的特別開心特別高興,但如果說一個月要是碰上,三次到四次的話,真的覺得受不了。
中立者
掏自己的,讓別人說去吧!上次一個普通同學結婚,我想用200塊隨禮,可媽媽說要么不送,送200還好意思?,最后我沒有去參加婚禮,想想也是的,對于好朋友結婚那是要多送點了,偶準備明年貴點的東西給我好友。朋友間結婚本來就是互送一種祝福,那這錢咱就不能少出點嗎?
[心態]送者需費腦筋,收者需還人情
隨份子本應你來我往,互不相欠,以達到增進感情的目的。可現在,增進雙方感情的功能大大淡化,當然會出現心理上的不平衡。
[分析]攀比心理在作怪
多少年來,政府不斷提倡婚喪事簡辦,禁止奢靡之風,現實卻是,婚典越辦越大,“份子錢”越隨越多,早已失去了其溝通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原汁原味”。
[對策]集體湊份子
既然“隨份子”已經成了一個讓收者和送者都十分尷尬的事情,那么集體湊份子不失為一個皆大歡喜的形式噢!
專家看法:如今的“份子錢”變了味兒
變味的“份子錢”早就讓大家頗有微詞,但人們又身不由己地被其牽著鼻子走。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一些讀者還真有高招,比如以上提到的幾種。但記者總是感覺,這些辦法看似有道理,也許還真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實屬無奈之舉。簡辦,如果大家都能這樣想,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只是,這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不計小利,不拘小禮,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