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周期短的原因
正常女性的月經周期一般為28~30天,周期長短有個體差異性,但月經周期短于21天時應視為月經周期短的異常情況。
造成成年女性月經周期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這幾個方面:
1、卵巢功能減退和更年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癥均是月經周期短的原因。
2、黃體功能不全者由于相對固定的黃體期變短,使月經周期變短。
3、有的子宮肌瘤患者月經頻發,其月經周期因月經頻發而變短。
4、部分排卵期出血較多的婦女也可表現為月經頻發,這要同樣是月經周期短的原因之一 。
月經不調怎么辦?
月經不調是指月經周期或出血量異常,有異味或是有血塊。雖然不疼,也沒有大礙,但是不可掉以輕心,需要及早治療。
很多人以為月經周期不穩定就是月經不調,其實不然。過了排卵期到月經結束這段時間內的所有狀況,包括經血量、氣味、顏色、有無血塊等都是需要考慮的。
通常女性在月經初潮后的1~2年內,經期是不規律的,之后會慢慢變好。經血正常的顏色是深紅色,其他鮮紅色、咖啡色,質清淡而色黃,都是不正常的。
月經不調主要有器質性原因和功能性原因兩種。首先說器質性原因,如果是懷孕的女性,則可能是流產、宮外孕、胎位不正、產后出血、宮頸異常等原因;如果是沒懷孕的女性,則可能是炎癥、腫瘤等原因。長期月經不調,有可能引起肥胖、糖尿病等諸多并發癥。
炎癥也會引起月經不調,與子宮相關的病癥有宮頸糜爛、陰道炎、子宮內膜炎等,由炎癥轉變為腫瘤后,則可能是子宮肌瘤、子宮息肉、卵巢囊腫以及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甚至是卵巢惡性腫瘤。
中醫認為,月經過多或者過于頻繁是由于人體的火氣太旺,郁而化熱,擾亂了沖任二脈的正常運行。因此,增強子宮等器官的功能,降火氣才是正確的治療思路。
壓力和憤怒等火氣上升的情況,可以通過降肝臟、心臟和肺部的熱來改善。相反,如果月經量少、往后推遲,則是肝、脾、心臟虛弱,在子宮淤積了氣血,或濕冷之氣阻隔造成的。此時的治療主要是祛濕,增強內臟功能,以及促進子宮和盆腔的氣血循環。平時月經前后和經期盡量不要吸煙喝酒,少喝咖啡,多蒸桑拿和泡澡,注意小腹保暖。堅持做運動和瑜伽,調節呼吸,以促進全身循環。
月經不調還要從平時注意起來,平時要注意:
1、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緒波動,個別在月經期有下腹發脹、腰酸、乳房脹痛、輕度腹瀉、容易疲倦、嗜睡、情緒不穩定、易怒或易憂郁等現象,均屬正常,不必過分緊張。
2、注意衛生,預防感染。注意外生殖器的衛生清潔。月經期絕對不能性交。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避免過勞。經血量多者忌食紅糖。
3、內褲要柔軟、棉質,通風透氣性能良好,要勤洗勤換,換洗的內褲要放在陽光下曬干。
4、不宜吃生冷、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飲開水,保持大便通暢。血熱者經期前宜多食新鮮水果和蔬菜,忌食蔥蒜韭姜等刺激運火之物。氣血虛者平時必須增加營養,如牛奶、雞蛋、豆漿、豬肝、菠菜、豬肉、雞肉、羊肉等,忌食生冷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