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與胎兒交談,從早上到晚上就寢的一切事情,一天里在做著什么,想著什么,都跟胎兒說。例如,早上起床,跟胎兒說早安,告訴他現在是上午,將當天的天氣告訴胎兒。
念圖書故事給胎兒聽,念圖書給胎兒聽時,自己必須先了解故事的內容,然后用豐富的想象力,把故事說給胎兒聽。說故事時,聲調要富感情,不要單調乏味。
多外出散步,增長見識。散步時,無論看到什么,如車輛、商品、行人、植物,都可以將它們變成有趣的話題,細致地描繪給胎兒聽。
等寶寶出生以后,最好把胎教所用過的東西,放在嬰兒的面前,如此一來,嬰兒會慢慢回憶起以前學過的東西。
4、凡德卡胎教語言訓練
據說,受過美國凡德卡胎教學校語言訓練的胎兒是很神奇的,在出生時大腦中約記有50個單詞,有些胎兒在出生后兩周就說:“哦哦”、“爸爸”等。
用父母充滿愛的講話聲刺激胎兒的聽覺和語言中樞神經,可使胎兒的語言中樞神經、大腦發育得早,發育得快,發育得好。
培養胎兒語言能力的捷徑,便是在胎兒期對寶寶進行語言誘導。這種誘導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日常性的語言誘導和系統性的語言誘導。
日常性的語言誘導,指的是父母經常對胎兒講一些日常用語;系統性的語言誘導,指的是有選擇、有層次地給胎兒聽一些簡易的兒歌等。
對胎兒日常性語言的誘導比較簡單,通常可以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對胎兒進行講述。胎兒一般來說比較喜歡這種形式,能用似乎“陶醉”了的輕松搖晃動作來表示他的滿意心情。胎兒特別喜歡父親低沉、寬厚的聲音。
父母與胎兒講話,不僅能夠增加夫妻間的恩愛,共同享受天倫之樂,還能將父母的愛傳達給胎兒,對于胎兒的情感發育也具有很好的好處。
5、踢肚游戲
美國的育兒專家提出一種胎兒“踢肚游戲”胎教法,懷孕5個月的孕婦,當胎兒踢肚子時,母親輕輕拍打被踢的部位,然后等待第二次踢肚。一般在一兩分鐘后,胎兒會再踢,這時候再輕拍幾下,接著停下來。如果你拍的地方改變了,胎兒會向你改變的地方再踢,此時要注意改拍的位置離原胎動的位置不要改變得過遠。這種游戲可每天進行兩次,每次數分鐘。
那么,胎教究竟有沒有用呢?胎兒對于胎教真的有所反應嗎?
二、胎教究竟有用嗎
經過胎教的孩子,也不一定個個都是神童。是的,似乎這種說法不無道理。但我們提倡胎教,并不是因為胎教可以培養神童,而是因為胎教可以盡可能早地發掘個體的素質潛能,讓每一個胎兒的先天遺傳素質獲得最優秀的發揮。如果把胎教和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很好地結合起來,我們相信,今后人類的智能會更加優秀,會有更多的孩子,達到目前人們所謂神童的程度。也許有人會說,以前并沒有搞胎教,不也照樣有科學家和偉人嗎?科學不是也在不斷進步嗎?是的,但要知道,許多事實證明,科學家和偉人的成長過程中,都包含著沒有被當時人們所意識到的胎教與早教因素。如果人類能更早一些認識胎教的重要性,世界的科學水平會比現在更先進。
小編認為胎教對于胎兒還是有作用的哦,準媽媽在孕期可以適當進行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