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經
閉經(amenorrhea)從未有過月經或月經周期已建立后又停止的現象。
定義:以女子年逾18周歲,月經尚未來潮,或已來潮、非懷孕而又中斷3個月以上為主要表現的月經病。
詳解閉經 女性常患的月經病(上)
年過16歲,第二性征已經發育尚未來經者或者年齡超過14歲第二性征沒有發育者稱原發閉經,月經已來潮又停止6個月或3個周期者稱繼發閉經。閉經的原因有功能性及器質性兩種,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失調所致的閉經為功能性閉經;器質性因素有生殖器官發育不全、腫瘤、創傷、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結核)等。按解剖部位不同分為子宮性閉經、卵巢性閉經、腦垂體及下丘腦性閉經。診斷時首先要了解詳細病史及進行體格檢查,除外妊娠、哺乳、避孕藥及器質性疾病所致的閉經。內分泌檢查包括:基礎體溫、陰道細胞涂片、宮頸粘液結晶、子宮內膜病理檢查。血中激素水平測定包括:催乳素、黃體生成素及促卵泡激素,治療性檢查有黃體酮撤退試驗及人工周期試驗,必要時還需測定腎上腺及甲狀腺功能、遺傳學檢查等。治療原則:器質性因素引起的閉經要針對病人治療。對功能性閉經根據病情給予適當的內分泌治療(促排卵,雌、孕激素替代療法)及中西醫結合治療。要去掉精神負擔、加強鍛煉、充滿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中醫將閉經稱為經閉,多由先天不足,體弱多病,或多產房勞,腎氣不足,精虧血少;大病、久病、產后失血,或脾虛生化不足,沖任血少;情態失調,精神過度緊張,或受刺激,氣血郁滯不行;肥胖之人,多痰多濕,痰濕阻滯沖任等引起。常見證型有:
腎虛精虧型閉經。月經初潮較遲,經量少,色淡紅,漸至經閉,眩暈耳鳴,腰膝酸軟,口干,手足心熱,或潮熱汗出,舌淡紅少苔,脈弦細或細澀。治宜補腎益精,方用歸腎丸、左歸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