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中發生病理變化的情況
妊娠中發生病理變化,如妊高征、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羊水過多等。
妊高癥,即妊娠高血壓綜合癥,也是以往所說的妊娠中毒癥、先兆子癇等,是孕媽媽特有的病癥,多數發生在懷孕5個月與產后兩周,約占所有孕媽媽的5%。
其中一部分還伴有蛋白尿或水腫出現,病情嚴重者會產生頭痛、視力模糊、上腹痛等癥狀。若沒有適當治療,可能會引起全身性痙攣甚至昏迷。 提高產前檢查及處理,則可使妊高征引起的孕產婦死亡率明顯降低。
懷孕28周后,胎盤附著于子宮下段,甚至胎盤下緣達到或覆蓋宮頸內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稱為前置胎盤。前置胎盤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妊娠期的嚴重并發癥。這些情況多見于經產婦,尤其是多產婦。
胎盤早剝:輕型胎盤早剝主要癥狀為陰道流血,出血量一般較多,色暗紅,可伴有輕度腹痛或腹痛不明顯。重型胎盤早剝可出現突然發生的持續性腹痛和酸、腰痛,其程度因剝離面大小及胎盤后積血多少而不同,積血越多疼痛越劇烈。嚴重時可出現惡心、嘔吐,以至面色蒼白、出汗、脈弱及血壓下降等休克征象。
羊水過多孕媽媽容易并發妊高征,胎位異、早產。胎膜破后因子宮驟然縮小,可以引起胎盤早剝,破膜時臍帶可隨羊水滑出,造成臍帶脫垂。產后因子宮過大,易引起子宮收縮乏力而導致產后出血。
有這些情況發生的孕媽媽都需要提前入院待產。
必須提前住院待分娩
多胎妊娠的情況
一次妊娠子宮腔內同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胎兒,稱為多胎妊娠。多胎妊娠的發生率與種族、年齡及遺傳等因素有關。
多胎妊娠時,早孕反應較重,持續時間較長。孕10周以后,子宮體積明顯大于單胎妊娠,至孕24周后更增長迅速。
孕晚期,由于過度增大的子宮推擠橫膈向上,使肺部受壓及膈肌活動幅度減小,常有呼吸困難;由于過度增大的子宮迫下腔靜脈及盆腔,阻礙靜脈回流,常致下肢及腹壁水腫,下肢及外陰陰道靜脈曲張。此外,多胎妊娠期間并發癥特多,包括一般的與特殊的并發癥。
多胎妊娠是指一次妊娠宮腔內同時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胎兒,但是不包括輸卵管多胎妊娠或子宮輸卵管復合妊娠。人類的多胎妊娠中以雙胎最多見,三胎少見,四胎及四胎以上罕見。
多胎妊娠雖然是生理現象,但是多胎妊娠并發癥與死亡率均高于單胎妊娠,雙胎新生兒嚴重殘疾的危險升高2倍,三胎則升高3 倍,故多胎妊娠屬于高危妊娠的范疇,臨床應加倍重視。
因此孕媽媽屬于多胎妊娠的情況,需要注意提前入院待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