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久病成良醫”的肖海斌,已沒有了當初的不知所措。現在,他每天6時起床,給女兒梳洗打扮后,將她們送到康復中心,搬個小板凳坐在孩子身后,時刻不離地陪著她們捏橡皮泥、做手部操。看到哪個孩子表現好,他會打開隨身帶著的零食盒,將掰碎的薯片一點點喂進她嘴里。“正常孩子學一遍就會,她們要學一千遍,甚至一萬遍。”肖海斌告訴記者,自閉癥兒童的認知能力很差,一個把盆中水倒掉的動作,甚至要教幾千次。剛開始,他也會不耐煩,但只能咬著牙堅持,并為孩子一點點微小進步高興不已。
堅持幫自閉癥女兒訓練
堅持!訓練再艱難也不拋棄不放棄
“活著一天,就要對女兒努力一天。”
***大海之上漂蕩著一只孤舟,一位躊躇的父親帶著有自閉癥的兒子,孤獨地坐在船上,絕望地看著遼闊大海然后牽起兒子手,兩個人一齊躍身跳入大海……這是電影《海洋天堂》里的一個鏡頭,這部反映自閉癥患者的電影,肖海斌看了無數遍,卻對這個鏡頭印象最深:“我很怕等我老了,還有誰能照顧她們。”
肖海斌告訴記者,自從他辭職回家照顧孩子后,一家人就斷了經濟來源。妻子由于無法承受痛苦和壓力,最終也離他而去。如今,他只能靠著低保金,以及殘聯等各方的補助生活。可是,由于孩子在康復中心,每月僅學費就得4000多元,還不談他和孩子的其他的日常支出。
肖海斌說,由于兩個女兒時刻不能離開自己,自己沒法工作,只能靠父親和岳母的資助。為了兩個孩子,年過六旬的岳母在退休后,還在解放公園找了一份保潔的工作,不時還要撿垃圾貼補家用。“有好心人勸我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去,可我哪里舍得啊!”
當記者問起肖海斌今后的打算時,他說還是想出去工作。可是這樣的愿望,也只能是在女兒訓練很好的情況下才能實現。
盡管訓練的日子十分艱難,但是肖海斌坦言不會放棄。“我活著一天,就要對女兒努力一天。”說到這時,42歲的肖海斌摸了摸自己后腦的白發,眼圈有些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