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不必太大)
房間標示
洗手臺
三、哺(集)乳室應?訂定管理維護辦法。
四、哺(集)乳室有明顯的標示及座落方向標示,并以堅固材質制作。
五、哺(集)乳室內不建議放置微波爐、消毒鍋、擠乳器、床等設備。
職場的集乳環境
欠缺規劃?哺育時間縮短
陳怡君表示,新手媽媽在產后哺乳的意愿都非常高,但是實際的情況是,國內母乳的哺育率往往就在產假期限內而無法延續更長的時間。特別是職場媽媽重回工作崗位之后,由于職場欠缺規劃集乳室,媽媽必須在廁所給寶寶做“便當”等因素,使得持續母乳哺育的時間比全職媽媽相對來得短。
期待與實際有落差
近年來,雖然有一些較具規模的大型公司或某些機關單位,在職場設置了集乳室,但是這樣的單位可說是寥寥無幾。對于規模較小的公司,一來員工人數少,二來需要置備哺(集)乳室的設備,另外還要騰出空間規劃哺乳環境,必然徒增公司的開銷,這也是在職場推動友善哺乳環境時遭遇的最大的瓶頸。
可根據情況安排哺乳與集乳設施
陳怡君建議說職場媽媽需要的是一個集乳的空間,那尿布臺等就并非必要的配備;而公共場所的哺乳室,因為媽媽沒有儲存母乳的需求,因此,是否需要電冰箱,就值得再討論了。
傾聽媽媽的心聲
在推廣母乳哺育的工作中,陳怡君表示,關于單位如何安排哺(集)乳室的設施,建議單位相關負責人傾聽哺乳媽媽的心聲。她說:“如果不希望寶寶吃的食物是在廁所里制造出來的,那么,就算公司已經無法騰出永久的空間作為員工集乳的場所,那么即使是會議室、資料檔案室等,也可以作為職場媽媽的臨時集乳室。這與許多企事業單位提出的‘人性化生理’的企業文化是緊密互應的,是給管理工作加分的喲!”
規模較小或已經無法騰出多余空間設置集乳室的公司,只要花點心思,會議室、資料檔案室也可以充當員工的臨時集乳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