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總是要面臨生產這一關,而女性對于分娩所出現的疼痛都是比較懼怕的。初產婦和經產婦在分娩時間、疼痛程度等方面都是有區別的。
1、初產婦由于是頭一次生產,因此分娩所需的時間會比較長,經產婦在分娩的時候通常都是順利的。女性順產所需的時間都是因人而異的,每個孕婦都有所不同。不過,一般情況下初產婦是14-16個小時,經產婦順產時間平均為7-8小時,甚至有三四個小時就順利生產的。
2、初產婦在分娩時子宮頸外口擴張是很緩慢的。而已經生產過的女性,通常都會在子宮收縮的時候,宮頸也開始出現擴張,會比初產婦順利很多。子宮頸口擴張到可以順利分娩的程度,所需的時間要比初產婦少很多。而在疼痛感上,初產婦要比經產婦更疼一些,而且因為分娩所需時間較多,疼痛的時間也比經產婦要長。
綜上所述,一般情況下初產婦的分娩時間、疼痛時間要比經產婦長很多,很且疼痛感也會比經產婦強烈一些。
初產婦是指第一次生產的女性,而經產婦就是曾經經歷過生產的女性。這兩種情況在生產的時候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一些區別。
1、初產婦是指第一次生產,并且沒有在懷孕達到28周流產過的女性。而無論是初產婦還是經產婦在臨產的征兆上都是一樣的,不過經產婦的產程會比較快,在出現了先兆之后,就要立刻送往醫院。
2、如果女性在懷孕時間達到并超過了28周的時候有過流產,也被稱為經產婦。這是可以通過宮頸、外陰以及局部皮膚等很多方面進行確定的。
3、初產婦和經產婦不僅是在身體上有所差別,在分娩的經驗上也是比較欠缺的,在出現一些臨產的征兆時,很容易不知所措。并且經產婦會更加容易順產。
其實初產婦就是大家平時所說的生頭胎,而在近幾年的二胎政策影響下,生二胎的女性也在逐漸增加,而且可以順產的情況也比較多。
通常女性在懷孕的時候就已經算出自己的預產期了,但很多時候預產期都是不準確的,經常會出現提前或延遲生產的情況。
1、很多女性認為初產婦的預產期就會提前,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說明初產婦的預產期會提前。而女性的預產期只能是作為一個參考,很少有女性會在預產期準時生產,通常都會提前或延后。
2、女性在預產期的前后半個月生產,就都在正常的范圍之內。女性的懷孕時間在37-42周,就都是醫學上所說的足月胎兒。有近九成的孕婦會在這個時間段生產。
3、孕婦朋友們不用把預產期看的那么精確,在懷孕時間到了37周之后,就要做好生產的準備了。如果在懷孕41周的時候還沒有生產的征兆,就要到醫院進行檢查了。
女性的生產時間通常都和預產期不相符,所以沒必要糾結于此。孕婦要了解一些臨產的征兆,以免出現的時候措手不及。
初產婦因為并沒有經歷過生產,所以對于孕期、分娩、產后的一些問題都沒有經驗。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初產婦在飲食上該怎么選擇。
1、女性在生產之后通常都會有口干、食欲不佳的情況。這時候就要對體內的水分進行補充,尤其是要母乳喂養產婦,就更不能缺水。在飲食上可以多喝一些具有滋補、下奶效果的湯。也可以喝鮮榨果汁、牛奶來補充水分。
2、在分娩以后,坐月子時大多都是要捂著,產婦就比較容易出汗,體內的鹽分就會流失嚴重。這時候就要對鹽分進行補充,這對于產后的恢復很有幫助。
3、產婦對于熱量的需求量是比較大的,必須要補充營養。要多吃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并且對于其它營養的攝入要廣泛、均衡。
初產婦因為分娩所需的時間長,所以會消耗很多的體力,會在產后會比較虛弱。所以在飲食上就要有所講究,才能使產婦盡快的恢復。
初產婦是頭胎生產,在經驗上是很欠缺的。所以,在懷孕期間就要有所準備,以免出現了突發狀況而無法應付。
1、初產婦要了解分娩的征兆,以及處理方法,比如見紅、破水、下腹部疼痛、便意感等。還要按時的進行產前檢查,在預產期的前半個月不能再進行工作,也不要隨意地外出活動,出門時必須有人陪同。在出現了臨產征兆時,就要及時的去醫院待產。
2、初產婦最好是在孕期參加相關的孕期培訓班,學習在懷孕、分娩、產后等各個階段的知識和注意事項。并且對生產做好心理、生理的準備,學習分娩以及減輕疼痛的技巧。
3、孕婦要保持穩定的情緒和舒暢的心情,避免產生焦慮、憤怒、緊張等負面的情緒,以免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
女性在懷孕后要注意的事情很多,尤其是沒有生產經驗的初產婦,更要多學習一些相關的知識,會對孕期和分娩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