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食,人總有抵不住的誘惑。鴨舌肉質香滑耐嚼,韌性十足。又因肌肉活動量多,肉質口感很好。其特有的香味綿延不絕,讓人滿口生津,難以抵擋。
糟鴨舌重視調湯,保持原汁原味,風味清鮮,濃而不膩,淡而不薄。酥松脫骨,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口味和醇,玲瓏細巧,清淡適口。
用料:
鴨舌、糟鹵、姜、料酒
步驟:
1、準備好食材,一共就三樣,
2、在清洗鴨舌的時候要注意將紅線圈出的那個部位的尖刺用剪刀剪干凈,不然吃的時候會影響口感哦!
3、將鴨舌和姜一起加適量的水焯了下。
4、焯好后洗凈,換清水再煮。水開后加入適量的料酒,轉小火慢煮。并打去浮沫。
5、拿一個大碗,把糟鹵倒進去。
6、將鴨舌撈出浸在糟鹵里,讓鹵浸沒鴨舌。
7、最后就是等待了,二到三個小時后就可以開吃了。
千萬別看它小小鴨舌,長不過寸,重不過兩,卻是價格不菲。一只鴨子只有一條舌頭,這樣單獨剔出來一加工,小小的鴨舌不僅價格不菲,營養價值豐富。
1、強身健體:鴨舌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易消化吸收,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
2、健腦益智:鴨舌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有很大的作用,對改善老年人智力衰退有一定的作用。
3、鴨舌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4、祖國醫學認為,鴨舌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
5、性味甘、咸、平,微寒,功可滋陰補血、益氣利水消腫。
6、公鴨肉性微寒,母鴨肉性微溫。入藥以老而白、白而骨烏者為佳。用老而肥大之鴨同海參燉食,具有很大的滋補功效,燉出的鴨汁,善補五臟之陰和虛癆之熱。
7、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消化高。容易被人體吸收。
總的來說,鴨舌肉嫩鮮美,醇厚甜美,韌性十足。是不可多得一道一道下酒好菜。
性寒、味甘、咸,歸脾、胃、肺、腎經;可大補虛勞、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止咳自驚、消螺螄積、清熱健脾、虛弱浮腫;治身體虛弱、病后體虛、營養不良性水腫。
脂肪酸熔點低,易于消化,所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較其他肉類多,能有效抵抗腳氣病,神經炎和多種炎癥,還能抗衰老。
鴨子吃的食物多為水生物,故其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腎經,有大補虛勞、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止咳自驚、消螺螄積、清熱健脾、虛弱浮腫等功效;治身體虛弱、病后體虛、營養不良性水腫。
鴨肉中所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較其他肉類多,能有效抵抗腳氣病,神經炎和多種炎癥,還能抗衰老。
鴨肉中蛋白質約為16%~25%,比畜肉含量高得多,鴨肉中的脂肪適中,約為7.5%比豬肉低,脂肪酸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和短鏈飽和脂肪酸,熔點低,消化吸收比較高。
鴨肉中含有較為豐富的煙酸,它是構成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之一,對心肌梗死等心臟疾病患者有保護作用。
現在有很多流言說鴨舌有害?其實事實是不是如此呢?經過調查發現,其實并不是如此。
鴨舌的質地比較特別,不僅清燉口感比較柔糯,醬燒吃起來比較有韌勁,嚼起來很有滋味,
鴨肉與海帶共燉食,可軟化血管,降低血壓,對老年性動脈硬化和高血壓、心臟病有較好的療效;
鴨肉與竹筍共燉食,可治療老年人痔瘡下血。因此,民間認為鴨是“補虛勞的圣藥”。肥鴨還治老年性肺結核、糖尿病、脾虛水腫、慢性支氣管炎、大便燥結、慢性腎炎、浮腫;雄鴨治肺結核、糖尿病。
適用于體內有熱、上火的人食用;發低熱、體質虛弱、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佳。同時適宜營養不良,產后病后體虛、盜汗、遺精、婦女月經少、咽干口渴者食用;還適宜癌癥患者及放療化療后,糖尿病,肝硬化腹水,肺結核,慢性腎炎浮腫者食用;對于素體虛寒,受涼引起的不思飲食,胃部冷痛.腹瀉清稀,腰痛及寒性痛經以及肥胖、動脈硬化、慢性腸炎應少食;感冒患者不宜食用。
就此來說,鴨舌不僅對身體沒有危害,對身體還是有好處的。
發生在浙江省的“毒鴨舌案”曾經轟動一時。因此造成很多人對鴨舌很反感。究竟真相如何,鴨舌是否有毒呢。就讓我們一起看一下吧!
鴨舌對于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適用于體內有熱、上火的人食用。發低熱、體質虛弱、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佳。同時適宜營養不良,產后病后體虛、盜汗、遺精、婦女月經少、咽干口渴者食用。還適宜癌癥患者及放療化療后,糖尿病,肝硬化腹水,肺結核,慢性腎炎浮腫者食用。
2、對于素體虛寒,受涼引起的不思飲食,胃部冷痛.腹瀉清稀,腰痛及寒性痛經以及肥胖、動脈硬化、慢性腸炎應少食。感冒患者不宜食用。
所以說,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食用鴨舌,不是鴨舌有毒。而是不良傷人的不良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