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黃疸高怎么辦呢?在一些非溶血性黃疸的早產兒人群中,如:窒息、缺氧、感染、高碳酸血癥和低蛋白血癥等。這些早產兒的膽紅素水平尚未達到傳統意義上的病理性黃疸水平,也有形成膽紅素腦病的可能。所以早產兒病理性黃疸不一定都是超過生理性黃疸標準的高膽紅素血癥。超過生理性黃疸標準的高膽紅素血癥大多都應該認為是病理性的。因此對于早產兒黃疸高的問題,早產兒和正常孩子并無太大的區別。要緊的是要弄清當時孩子發黃的原因。
爸爸媽媽們對早產兒黃疸高的問題應該保持冷靜,注意給寶寶保暖。供給足量熱卡以減少膽紅素的肝腸循環,及時糾正酸中毒及低血糖,避免應用引起溶血或抑制肝酶活性的藥物(如維生素k、磺胺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母乳喂養,考慮母乳性黃疸,主要是由于母乳中富含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可水解結合膽紅素為非結合膽紅素通過活躍的腸肝循環形成。可帶寶寶到醫院檢查,詢問醫生是否需要暫停母乳喂哺,改喂配方奶粉,暫停哺乳期間,一定要按時把母乳吸出來,待寶寶完全恢復后可再重新喂哺母乳。
很多時候,爸爸媽媽們總是不明白,為什么早產兒黃疸會出現高的問題呢?其實寶寶的生理性黃疸,是早產兒特有的一種現象,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是在第2~3天開始,這時皮膚呈淺黃色,鞏膜(白眼珠)以藍為主微帶黃色,尿稍黃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黃,足月兒在第10~14天消退,檢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增加。早產兒的生理性黃疸會出現得較早、較高,也持續較久.可延遲至3~4周消退。雖有黃疸,但孩子沒有什么不適,所以一般情況下的生理性黃疸屬于正常生理現象,不需治療。不過除此之外可能還有其他原因導致早產兒黃疸高:
1、感染性黃疸:感染性黃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等原因,主要使肝細胞功能受損害而發生的黃疸,建議給小孩查血常規。
2、母乳性黃疸:因吃母乳新生兒發生黃疸稱為母乳性黃疸,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兒肝臟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膽紅素不能及時進行代謝和排泄,于是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增加,出現新生兒皮膚和鞏膜的黃染。
早產兒黃疸問題是個需要爸爸媽媽們時常注意的問題。大部分早產兒生理性黃疸于生后2—3天出現,4—6天最重,10—14天自然消退,也有少部分可持續3—4周,以早產兒多見。因此,若早產兒黃疸持續超過4周,應建議家長帶孩子就醫。注意在自然光照下觀察新生兒,以免因光照影響判斷。那么早產兒黃疸高有什么注意事項嗎?
1、若早產兒為重癥黃疸(生后24小時內出現,程度嚴重,血清膽紅素超過255微摩爾/每升)已在醫院治療好轉后返家,則黃疽程度是逐漸減輕的(通過入戶之初的了解即可得知)。若黃疸消退后又出現或有所加重,同時伴有精神癥狀(也可不出現精神癥狀),則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就醫。
2、建議爸爸媽媽們做好寶寶的觀察日記,一方面幫助護理者做好判斷,另一方面有利于護理者積累經驗。
3、注意寶寶可能會因為黃疸過高造成的后遺癥。例如黃疸過高可引起核黃疸,主要的后遺癥是手足徐動,聽力障礙,牙釉質發育不良,眼球運動障礙。
新生兒黃疸怎么辦呢,需要怎么治療呢?市場上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藥物種類比較多,如果是必要服藥的話,爸媽應該要根據孩子的實際需求來選擇,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切記盲目用藥。一般來說,西藥見效快,副作用較大,中藥副作用小,但是見效慢。
早產兒黃疸高怎么治療好呢?一般情況下對早產兒黃疸高的治療,醫學上現在普遍使用的是照藍光的方法。因為寶寶身體中來不及處理的膽紅素,經過血液循環達到皮膚,通過照光,能讓體內的膽紅素轉換成其他物質,使得體內不斷堆積的膽紅素找到另一個出口,黃疸的癥狀就能改善。同時爸爸媽媽們在照顧黃疸高的寶寶時,更需要注意的是仔細觀察寶寶的日常生活,從膚色、身體狀況、大便顏色等,而且平常家中不要太暗,盡量讓自然光灑下來,明亮的空間能讓心情更好。
早產兒黃疸反復怎么辦?黃疸是新生兒的一種常見生理現象,一般生理性黃疸都不需要治療,大概半個月左右就可消退。那么要是早產兒黃疸一直反復很高怎么辦呢?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時期因膽紅素在體內積聚而出現的皮膚,鞏膜及粘膜黃染,足月兒生后2—3天出現,4—5天達高峰,通常2周內消退,早產兒可延長到3—4周;病理性黃疸出現時間早,通常在24小時內出現。
一般來講,早產兒的生理性黃疸不會反復,但是病理性黃疸如沒有根治可能出現反復。如果早產兒的黃疸出現的時間早,在生理性黃疸減退后又重新出現而且顏色加深,同時伴有其它癥狀,就可能是病理性黃疸。它的癥狀為皮膚發黃,白眼球、淚水和尿液有時也呈黃色,如果新生兒精神倦怠、哭聲無力、不吃奶時,爸爸媽媽應盡快帶寶寶去醫院檢查,接受醫生的建議進行進一步的治療和護理。如果確實需要治療,給寶寶照藍光是一種不錯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