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切除下巴錯構瘤手術后,葉女士昨天來到醫院復診。葉女士自稱來自湖南,目前在廣州一家養發美容館工作。她說,3年前她認識了一位名為可可的男士。可可年約33歲,身高1.65米,是單眼皮男士。“他說自己在某家整形醫院做客服工作,能拿到一些玻尿酸、膠原蛋白、美白針等產品,還說自己有兩年注射經驗。”葉女士表示,“當初只怪自己過于追求完美,被他說我下巴短,如果注射‘生長因子’整形,人就會變得更漂亮。我當時輕信了,但我知道他是無證執業。”
去年12月,葉女士來到可可家中,進行第一針注射。但注射后并無效果,“當時可可說可能產品在注射前沒有冰凍影響了效果。”于是,今年3月,葉女士又到可可家注射第二針;4月注射了第三針。“每支4毫升,1000元一支,一共收了兩針的價錢共2000元。他說這個價格是很優惠的,在醫院注射需要四五萬元。”然而,記者從醫院了解到,每支外用的“生長因子”的價格只需幾十元。
讓葉女士始料不及的是,今年6月,她照鏡子時,發現下巴慢慢長出一個紅色腫物,摸上去有點痛。一個多月后,腫物就長得有乒乓球那么大,側面看就像腳后跟。“上街時我被四五歲的小孩指著說,‘你看那個姐姐好丑’,我感到相當難堪。”之后幾個月,葉女士都不敢上班。
不愿報警
損友仍在無證行醫
隨后,葉女士向可可追討責任,可可稱可以免費為她打消炎針治療,然而,葉女士打了消炎針后仍毫無好轉。9月30日,葉女士來到解放軍458醫院進行下巴錯構瘤切除手術。
手術主刀醫生、激光整形中心副主任醫師陳柯表示,經病理檢查,這是一個大小為4厘米×2厘米×2厘米的錯構瘤。葉女士說,手術時她是清醒的,看著醫生從她下巴中取出外形像荔枝一樣的凹凸不平的紅色腫瘤,心里咯噔一下,“我當時傻了,認識到再也不能拿生命開玩笑了!”
陳柯稱,“生長因子”是一種促進細胞增殖、分化的活性的細胞因子,只能外用,不能進行皮膚注射。他說,每月醫院接收約20例注射過生長素的患者,一般都會在皮膚局部出現硬塊、紅腫,也有嚴重者像葉女士那樣出現錯構瘤,一般需要手術解決。
當被問到有否報案時,葉女士的答案是否定的。她說,手術費用1萬多元,她和可可溝通后對方表示愿意支付手術費用。她透露,可可不斷搬家,已從海珠區搬到白云區,繼續無證行醫。但她表示,暫不方便透露可可的更多信息,因為還要商討后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