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莉與丈夫是大學同學,婚后不久,他們就開始積極“造人”,但阿莉每次懷孕到2~3月時就流產了。4次的自然流產對他們造成了沉重的精神打擊, “為了保住孩子,臥床、打黃體酮、吃中藥……我幾乎什么方法都試過了,換來的卻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阿莉說。
準爸爸的血拯救準媽媽習慣流產
然而,就在阿莉和老公幾乎要放棄生育念頭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讓阿莉終于找到了她反復流產的原因——原來,她體內缺乏一種名為“封閉抗體”的物質,以致身體總是把胎兒識別為“外來侵略者”,想盡辦法把胎兒逐出體內。而在針對這一原因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規范治療后,阿莉終于足月分娩了一個胖小子。
二、有些流產不宜盲目保胎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現實中被習慣性流產困擾的夫妻并不少。據介紹,習慣性流產是指連續自然流產三次及三次以上者。近年來常用復發性流產取代習慣性流產,改為兩次及兩次以上的自然流產。
據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產科主任李映桃介紹,導致反復流產的原因既有來自母體的因素,也有來自胎兒的因素。對于母親來說,如果患有糖尿病、甲亢、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全身性疾病或內分泌疾病,例如黃體功能不全等,又或者有生殖道方面的問題,如子宮畸形、卵巢腫瘤和宮頸病變等,都會導致反復流產。早期習慣性流產一般發生在妊娠12周以前,多和遺傳因素、母體內分泌失調及免疫學因素等有關。晚期習慣性流產多發生在妊娠12周以后,和子宮畸形、宮頸發育不良、血型不合及準媽媽患其他疾病等因素有關。
部分有過自然流產經歷的女士在再次妊娠期間出現陰道流血或其他流產先兆時,都會慌亂無主,想盡辦法保胎。但李映桃指出,并非所有流產都值得保胎。李映桃解釋說,因為胎兒因素導致的流產,大多數與胎兒的發育異常有關,這種情況在早孕期的流產中占了50%~60%?!捌鋵嵾@類流產可以說是不可避免的,是一種自然淘汰過程?!币虼耍@類患者在開始保胎前,一定要進行B超及其他輔助檢查,確定胎兒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