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省兒童醫院,抱著6斤多重的兒子,麗水的陳先生卻愁眉不展。“孩子是選了好日子剖腹生下來的,誰知反而讓他生了一場大病!”最新調查研究發現,隨著剖腹產率的增加,特別是選擇性剖腹產率的增加,足月兒的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發病率的增高已不容忽視。
記者細問才知事情的原委。幾天前,陳先生一家喜上眉梢:老婆選了吉時,剖腹產生下一個6斤重的兒子。可沒想,孩子出生不久,就被診斷為“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被緊急送往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進行搶救。雖然最終孩子脫離了危險,但是否存在后遺癥,還是一個未知數。醫生說,孩子生這個毛病與提前‘剖’出來有關!陳先生全家后悔不已:“還是自然生產好啊。”
記者采訪了該院新生兒監護病房,醫生介紹說:“有2名患嚴重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孩子剛康復出院,上月有6例,他們都像陳先生兒子這樣,出生不久就生病了。”據統計,2006~2008年間,該院收治此類患兒70例,而2009年超過50例。
世界衛生組織今年年初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中國近一半分娩通過剖腹產完成,剖腹產率為世界第一。世界衛生組織對剖腹產率設置的警戒線是15%。因為經過調查,育齡婦女難產的比例只有15%。
“也就是說,健康孕婦因為其他原因很多選擇了剖腹產,研究已表明,那不是良策。”該院院長、中華醫學會兒科學會全國新生兒學組組長、博士生導師杜立中說:“我們調查了很多足月的呼吸窘迫嬰兒后發現,他們大多是在母親還未‘發動’之前就剖出來的。”
杜立中解釋,患上呼吸窘迫綜合征是因為新生兒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質,導致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等一系列癥狀。“在自然分娩過程中,有規律地宮縮可使胎兒產生一定應激反應,緊急促進肺成熟;而宮縮時產生的激素也會讓胎兒做好出生的準備,使肺泡更富有彈性,對新生兒的肺部發育大有益處;而剖腹產的孩子未經產道擠壓,不能完全排胎肺液,出生后有的不能自主呼吸,所以容易發生新生兒呼吸窘迫等并發癥。”
還有一項調查稱,剖腹產孩子比順產孩子更易患哮喘,原因同樣可能是他們沒經歷肺部發育的一些必經步驟。
杜立中呼吁年輕準父母,是否選擇剖腹產應聽專業醫生建議,不要一味想著選擇良辰吉日,或怕痛苦就違背自然規律,這樣不僅不利于產婦,也增加了新生兒并發癥的幾率。
10種情況適合剖腹產
一般來說,剖腹產的適應癥包括下列幾種:胎兒窘迫、產程遲滯、骨盆狹窄或胎頭與骨盆腔不對稱、胎位不正、多胞胎、前胎剖宮生產、胎盤因素、子宮曾做過手術、母體不適合陰道生產、胎兒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