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介紹,因男科學發展遲緩,在男性不孕癥的認識上,存在著太多的誤區--機械地看待WHO制定的精液標準,將少精子癥、弱精子癥、畸形精子癥、OAT綜合征、無精子癥,全定性為“男性不育癥”; 現代醫學模式是“男科治男性不育;婦科治女性不孕”,如此分家,全然不顧生育機制的復雜;將“慢性前列腺炎與不育癥”硬性掛鉤更成普遍現象!
精子質量相對較差,也有生育能力
夫妻同治,找準病因
幾代單傳緣于基因缺陷
個案:這對來自安徽的夫婦,男方30歲,女方28歲,婚后5年不育,4年前看病,帽子扣在女方頭上,病因是“婦科炎癥”。
精子發生基因微缺失要及早治療
醫生認為婦科炎癥不是絕對因素,要求男方做精液檢查。男方立刻跳了起來:“我肯定沒有問題,我前面三任女友都懷孕流過產!”但他的檢查結果讓他目瞪口呆--無精子癥!他想不明白:我無精子,怎么可能讓3任女友懷孕?即使有一位女友紅杏出墻,難不成三任女友都給我戴了綠帽子?
醫生追問家族史發現,他曾祖、爺爺、父親到他,四代單傳,而且曾祖、爺爺、父親都是在25歲前得子。
##第 1 頁: